不锈钢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道路有多远?
不锈钢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道路有多远?
以次充好,生锈不赔偿,厚度公差,涨价延迟交货,赖账不还,等等弥漫在不锈钢人头顶的阴云不散,严重破坏了行业的声誉和诚信原则。
那么,不锈钢行业建立诚信体系重不重要?要不要建设?谁来建设?谁来监管?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国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了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呼吁“健全褒扬和激励诚信行为机制”,“健全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机制”,“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加强法规制度和诚信文化建设。
国家认识到了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那么下放到一个行业来说,谁来协同建设?谁来监管?这就是一个重要议题了,是不是有必要工商质监会同行业协会、行业媒体等单位联合建设联合监督,甚至是否可以考虑联合成立一个相关单位来完成这个事项。
行业的诚信体系需要有行业的个性化,能延伸到具有实际性操作意义的层面上来才会有其具体可执行性,不能走于形式流于表面。
我们来说说不锈钢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行业乱象一直是业界饱为诟病的事实,日前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不锈钢分会曾组织开展装饰管行业的标准探讨交流会,佛山市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也联合多家企业成立装饰管联盟标准,那么搞一个标准谁认可?谁执行?谁监管?实际意义是什么?可操作性是否成熟呢?
业界同仁一直反馈中频炉和精炼炉对行业的影响,直接引起的就是价格混乱,销售时谁家都说是精炼炉并承保质量,不然卖不出去,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其中的关键点:钢厂和管厂之间是透明的,管厂到经销商再到下游就不透明了,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这中间的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只有两个:中频炉和精炼炉如何识别?中频炉和精炼炉有那么重要吗?
中频炉和精炼炉如何识别?
在相关协会探讨建立装饰管行业标准时,笔者一直建议,首先应该建立的是包装标准,包装标准只要建立完善,其他都不重要了,比如要求生产厂家必需在塑料包装袋上注明,原材料所属钢厂,材料相应化学成分等标识,注明钢厂这已经可以基本解决材料识别问题了,为什么要搞那么复杂。
我们再说中频炉,中频炉基于价格成本,既然它存在,国家又没有明令禁止,存在即是合理,况且,我们的下游并不是以中频炉或精炼炉来评判,而是以价格和生锈后是否能获得赔偿为合作标准,就算你的管材用的中频炉,你大大方方地告诉经销商,但是承保生锈问题又能执行到位,看重价格的经销商会不合作吗?
中频炉拿来说是精炼炉无非是为了给下游增加信心,也是因为业界没有可执行的操作规范,售后问题永远是在纠纷中解决的,没有标准性可言。
那么解决中频炉和精炼炉之间的混乱问题,只有两样:公开透明性;和生锈赔偿标准化。业界的注意力为何不往这两个方向努力?因为缺少一个中间机构来协同建设相关的诚信体系。